“推介海南旅游”
“让世界更加了解海南”
“为海南旅游‘上分’”
让世界
走进海南爱上三亚
……
6月25日
2024海外旅行商海南行营销活动
在三亚举办
↓↓↓
6月25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三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海外旅行商海南行营销活动在三亚举办。海南在活动现场向中外嘉宾作旅文推介。
本次活动以“一岛连世界,全球新旅行”为主题,通过宣传推介、成果趋势发布、合作签约等形式,把海外旅行商请进来,构建海南与世界旅游业合作交流桥梁,为海南旅游业人士提供面对面商务洽谈、品牌宣传、拓展行业关系网络、建立新的业务关系和了解国内外旅游市场趋势等一站式专业平台。同时也借助这一契机,向国际市场展示中国自贸港形象,讲好“阳光海南 度假天堂”故事,拓展海南海外客源。
现场,海南向中外嘉宾作了旅文推介,热带风情是海南旅游的典型特征,多元融合是海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海南旅游产业体系健全,已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熟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在世界旅游市场正在迅速恢复活力的趋势下,海南邀请来自全球的旅行商,一道加强市场开发和产品供给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主观能动性,共同推广旅游资源和品牌向深向远。
活动还发布了《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报告》,中旅旅行、TikTok、携程集团、新华社海南分社、海南航空、南方航空、科大讯飞等企业、机场代表与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旅文新项目。
当天还举办了一场关于海南国际旅游目的地交流对话,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牵头制定相关议题,用交流研讨的形式为海南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并同步发布了《入境旅游线路创新十佳案例》《最需关注的境外旅行服务商三十家》《最具国际旅游影响力的二十个中国城市》等报告,进一步深化文旅交流合作。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海外旅行商代表更全面了解海南旅游文化资源,26至29日,将邀请海外旅行商代表深入海南东线、中线、西线,体验海南的民俗文化和热带风情,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多一点
众多海外旅行商来琼洽谈
助推海南入境游快速发展
6月25日,2024海外旅行商海南行营销活动暨中外旅行商洽谈活动在三亚保利国际博览中心会展中心举行,海南各市县参展商使出“浑身解数”,向28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名海外旅行商进行旅游资源推介,共谋合作机会。
推介会上,各参展商通过醒目的宣传海报、特色的旅游资源推介,充分彰显了海南各市县旅游人的满满自信与热情好客,让参加推介会的海外旅行商们深刻感受到了海南各市县的美丽风光与各自发展旅游的优势所在。
“三亚和泰国的自然风光很相似,都拥有明媚的阳光和美丽的海滩,两地人民都同样热情。我认为,两地旅行商应该要进一步开展交流合作。”泰国假日旅游总经理助理维尼·金斯利表示。
“我从事高尔夫旅游行业很多年了,三亚的高尔夫旅游市场很广阔。这里拥有很多很好的资源,气候好、阳光好,很适合打高尔夫。另外,三亚的几个高尔夫球场都很漂亮,接下来我会将悉尼的旅行团带来三亚,共同感受三亚美丽的高尔夫球场。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在这里举办高尔夫球赛,这样更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合作。”悉尼旅行商代表Kieran McMahon说。
现场,三亚、海口、陵水、保亭等数十家省内主要文旅企业代表,也利用推介会与海外旅行商进行了充分交流洽谈。大家普遍认为,在免签政策不断完善、支付更加便利等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海南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期待未来各方都能够从愈发火热的海南入境旅游市场分享到更多发展红利。
活动现场发布了
《入境旅游线路创新十佳案例》
《最需关注的境外旅行服务商三十家》
《最具国际旅游影响力的
二十个中国城市》等报告
↓↓↓
01
中国旅游研究院权威发布
三亚入围最具国际旅游吸引力的
中国城市二十强
6月25日,“一岛连世界 全球新旅行”海南国际旅游目的地交流对话举行。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最具国际旅游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二十强》,三亚成功入选。
据悉,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从游客的视角,构建行前、行中、行后三个纬度指标体系,分别对应信息热度、市场规模、游客评价。信息热度主要是资讯热度、搜索热度;市场规模是通过过夜游客接待量和国际旅游收入进行评价;游客评价主要是基于游客对每个城市的酒店、景区、餐饮三类主要消费场景的评价、评分。最终综合评分,评选出最具国际旅游吸引力的中国旅游城市二十强。
最具国际旅游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二十强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武汉、西安、厦门、重庆、桂林、苏州、三亚、天津、珠海、青岛、南京、丽江、昆明、长沙。
02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
《入境旅游发展报告》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6月25日,2024海外旅行商海南行营销活动在三亚举行。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入境旅游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报告指出,伴随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尤其是免签政策和国际航线的进一步恢复,2024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从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来,2024年一季度,中国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出入境总人次超过2023年各个季度,而且恢复到2019年的90%以上。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2024年一季度游客的接待规模超过了2023年所有的季度,而且接待规模恢复到2019年的65%以上。2024年一季度,无论是海口、三亚还是整个海南省,恢复水平达到了2019年的80%以上,其中三亚的恢复水平在一季度更是超过了90%。
中国旅游研究院刘祥艳博士表示,伴随国内各旅游目的地接待条件持续完善和升级,入境游客在华旅游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既可以感受大城市的热闹繁华,也可以在中小城市体验闲适慢生活,到乡村感受田园生活。多项国际研究显示,国际游客倾向于避开热门旅游目的地,选择前往客流较少或者是费用较低的替代型目的地,供需两侧相互作用,加上签证便利化政策,更多国际游客来华旅游能够实现“说来就来”,将促使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的下沉。
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同比增长3倍多;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初步估计,2024年全年入境旅游有望能够恢复到2019年的八成左右。
03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
《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报告》
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走出独具特色的建设之路
6月25日,2024海外旅行商海南行营销活动在三亚举行。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报告》。报告显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走出独具特色的建设之路,逐步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向做大国际影响力转变。
报告表示,经过多年的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逐步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向做大国际影响力转变,既注重对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惯例和行业先进做法,又面向未来打造有发展的国际惯例。从单纯依靠政策与资源自己“加油干”,向以东南亚、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国际接轨、国内互动的与伙伴“一起干”转型。
报告指出,从建设成效来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走出独具特色的建设之路。一是从起势到成型,二是从理想到现实,三是从海南味到国际范,四是点线面结合到全面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余超博士表示,创新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最根本特征,高度重视国家政策的落地,以及法治体制机制创新、众多利好政策多方汇聚,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的依赖和基础。海南对标国际积极打造免税购物、国际医疗、留学海南三大品牌,构建多样化旅游消费品牌和系列旅游产品体系,汇聚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新动能。深度融合,双向互动,打造海南旅游消费新业态,旅游与热带海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场景场馆深度融合发展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需求侧关心的对象,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新字号业态和产品的生成。
共绘旅游发展蓝图
看看大家怎么说
↓↓↓
“三亚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读本”
——记者独家对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6月25日,2024海外旅行商海南行营销活动在三亚海棠湾举行。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以“入境旅游发展,国际旅游交流合作和海南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为主题作嘉宾演讲,引起国内外参会嘉宾热议。随后,戴斌接受记者独家专访,畅谈三亚旅游业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三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三亚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读本。”谈起2024海外旅行商海南行营销活动为何选择三亚时,戴斌首先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分析。他说,三亚曾经是崖县,如今发展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三亚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一个发展过程。“解析三亚,读懂三亚旅游业发展,也就读懂了海南,读懂了中国旅游业。”
“我们国家的旅游行业需要一个样本,来进行观察研究,从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戴斌表示,三亚是我国旅游行业实践创新的样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经验。
在戴斌看来,三亚旅游业发展有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在全国进行推广。“例如三亚成立了三亚市旅游发展局,这样的法定机构符合国际惯例,在全国具有开创性意义。”
据悉,法定机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机构,是依特定立法设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监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戴斌表示,三亚市旅游发展局为中国新时代旅游行业“走出去”做推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
“同时,三亚也吸引了亚特兰蒂斯等一批旅游度假项目落地,借助海洋优势做好旅游这篇文章。”戴斌表示,无论是在旅游推广、项目建设,还是旅游品质提升方面,三亚都为全国旅游行业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三亚也将助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旅游业发展空间形成新格局。”从全国旅游行业未来发展格局来看,戴斌分析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只是靠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是不够的,不要忘记我们国家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三亚要为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蹚出一条海洋旅游发展的路子。”
“三亚有海滨,有海滩,有海岛,有岛礁,还有邮轮母港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戴斌说,三亚具备发展海洋旅游的所有元素。“三亚发展好了,中国旅游业由陆向海的空间格局就打开了。”
“在三亚,我们可以看中国特色旅游发展之路的样本,看中国旅游创新实践的经验,谋划中国旅游业由陆向海发展。”戴斌说。
就三亚旅游行业国际招商引资工作,戴斌建议,“筑巢引凤、打扫庭院,加强同国际企业沟通交流”。
“‘巢’就是市场。先有市场再有投资,只有把市场做‘厚’,投资才会进来。”戴斌举例说,如国际航线的开通,交通方便了国际游客才会多起来,国际市场就会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跟着进来。
戴斌建议三亚要构建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我经常会推介深圳的做法,这个就是法治精神。”他说,国际投资机构和企业家对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像温度计一样敏感,会快速测试出这里的水温适不适合企业成长。“企业遇到问题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就能解决。处处便利就是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戴斌说,在“筑巢引凤、打扫庭院”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宣传推广,同国际企业多沟通交流,了解企业需求。
聚焦创新 推动共赢
全球业内专家共绘自贸港旅游新蓝图
6月25日,“一岛连世界 全球新旅行”海南国际旅游目的地交流对话在三亚举行。此次对话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营销创新与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建设”“海南城市文旅消费”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共同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和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途易(中国)首席运营官赵红宇在对话中强调,海岛打造旅游目的地应成为全球文旅界的热点。他提到,旅行目的不外乎追求美好、获取知识和幸福,而国际知名旅游海岛通常通过发达的交通、多元的世界性美食以及原滋原味的本土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来服务游客。
针对海南旅游的特色,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旅企分会秘书长张硕表示,应突出本土文化和旅游资源。他特别提到了黎族苗族文化作为海南重要的文化IP,在国际推广中能为海南形象加分。同时,海洋旅游特别是邮轮旅游项目也是海南的特色之一,是游客出入境旅游的重要通道。
雅高达大中华区总监黄珍对中国入境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她认为,发展入境游需找准市场目标,做好精准策划、分析和研判,并在航班、机票和线下产品线等方面下功夫,与酒店共同做好线下营销工作。她强调,营销不是单一主体的工作,需要多方合作,形成“组合拳”,如打造海岛捆绑IP,实现多方共赢。
在营销创新方面,米诺酒店集团全球数字营销总监奥尔加·科夫山诺娃分享了数字营销经验。她指出,针对特定群体营销时,智能化是最重要的工具。她透露,酒店行业已开始运用AI技术进行特定推广活动,如通过AI技术为特定群体进行“画像”服务。她强调,尽管有人对AI技术的成熟度表示疑虑,但从业者应适应这一变化。在社交媒体传播中,人们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自己偏好的旅游产品,AI技术能够更精准地宣传旅游品牌,介绍服务产品,让游客精准获取信息。然而,她也提醒,AI技术宣传需保持宣传内容和品牌的一致性。
据介绍,此次海南国际旅游目的地交流对话不仅为海南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也向世界展示了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巨大潜力和机遇。
评论
走特色之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三亚
三亚日报评论员
2024海外旅行商海南行营销活动在三亚举办,吸引28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名境外旅行商齐聚三亚洽谈交流。三亚在活动期间展示优质旅游产品与服务,促成旅游合作签约,加快建设国际旅游胜地。
近年来三亚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优选目的地。三亚的气候与马来西亚相似,飞行时间短且机票价格合理,使三亚成为一些马来西亚游客出行的首选。此外,海南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不仅有利于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也为外国游客来三亚旅游提供了便利。
境外旅行商参加海南行营销活动,通过观察刷新认知,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这既是了解三亚环境及旅游资源的过程,也是三亚重新被世界认识的过程。这些“外国的眼睛”看到了三亚人习以为常、外人却认为不同寻常之处——三亚美丽、热情、好客、干净。亲身体验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境外旅行商发自内心点赞宣传,成为“美丽三亚 浪漫天涯”的最强代言人。
海南行营销活动的举办,对三亚而言既是一次美丽推介,也是一次对自身不足的检视。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亚需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以更高水平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要在“特”上下功夫,深挖旅游“闪光点”。着力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丰富文旅供给,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旅游亮点,让黄道婆、鉴真东渡、冼太夫人、落笔洞等三亚历史文化标识焕发新姿、迸发新活力,更好满足广大游客“诗和远方”的需求。
要在“新”上下功夫,抓住旅游“新热点”。当下,一场运动会、一场演唱会、一顿美食都可能成为“说走就走”的理由,需提前围绕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活动,丰富“赛事+旅游”“节庆+旅游”“演出+旅游”等业态,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更轻松、自在的方式出行,收获更多的情绪价值。
要在“优”上下功夫,打造旅游“质效点”。哈尔滨“冰雪游”、淄博烧烤爆火的背后,是整个城市的优质服务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接待。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全市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通国内外游客在三亚旅游的“堵点”,推动旅游体验的全面升级,不断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三亚并爱上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