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艳阳高照,微风和煦。在三亚亚龙湾玫瑰谷千亩玫瑰区,朵朵玫瑰在阳光的照射下争奇斗艳,行走其中,香气四溢,沁人心脾。11月29日,“开放·向未来——全国外宣媒体记者、海外传播官、外籍网络大V看海南”活动采访团在此赴一场“玫瑰之约”。
▲点击查看视频
采访团成员们近距离接触晾晒后的玫瑰花。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供图
“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种类的玫瑰花,真是大开眼界!”在玫瑰园内,采访团被庞大的“玫瑰家族”所震撼。据介绍,玫瑰谷园区共有1500个热带玫瑰品种,分为食用玫瑰和观赏玫瑰两个系列,这些玫瑰不仅颜色各异,花苞形态和气味也不尽相同。
采访团成员体验玫瑰香化产品。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供图
在玫瑰延伸品展示中心,玫瑰花以另一种状态与采访团“见面”,玫瑰茶、玫瑰饼、玫瑰香水……外籍网红Yasmin von Roon(茉莉)将一块玫瑰饼放在口中,做了一个“好吃到爆”的夸张表情,山东国际传播中心外籍传播官Sanz Fojon David对中国的茶文化颇有研究,但是玫瑰茶还是第一次尝试,“茶味不是很突出,但是花香味很浓,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茶’体验。”他说。
外籍自媒体人托比在玫瑰花田里拍摄视频。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供图
目前,玫瑰谷已研发完成38个系列300多个玫瑰系列衍生产品,包括玫瑰洗护系列、玫瑰护肤系列、玫瑰食用系列、玫瑰饰品等。
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紧邻三亚亚龙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以“玫瑰之约,浪漫三亚”为主题,以农田、水库、山林的原生态为主体,集玫瑰种植、种苗培育、玫瑰衍生产品研发销售、玫瑰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玫瑰产业基地。
采访团成员们近距离接触晾晒后的玫瑰花。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供图
2009年,玫瑰谷进驻亚龙湾博后村,租用2755亩盐碱地,经过艰难的土壤改良过程,开创了海南玫瑰鲜切花的历史。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玫瑰专业种植, 2012年起,玫瑰谷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玫瑰衍生产品的开发及展售。从最开始的卖鲜切花,到建成玫瑰花观赏景区,再到借助旅游开发销售玫瑰护肤品,如今的玫瑰谷,围绕着一产农业种植、二产玫瑰衍生品研发销售、三产旅游,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2014年打开旅游大门,从没有游客到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玫瑰衍生产品从几个到300多个,从第一个游客买了80多元的产品到年销售5亿元,这些年来,玫瑰谷助力村民家庭年收入从2万元左右增长到十几万元不等。通过发展玫瑰产业,玫瑰谷已成功带领6000多名村民奔小康。
采访团参观玫瑰谷。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供图
近年来,玫瑰谷加强与博后村集体经济的融合,在向美丽乡村嫁接玫瑰谷景区流量时,将民宿每年约50万游客引流至玫瑰谷景区,增加景区散客资源,开创流量共享的村企互动双赢模式,一方面丰富了旅游业态,另一方面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形成可持续发展、有长效机制的产业链条。
本次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传播局指导,海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