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亚龙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
热线电话:0898-88561671
地址:三亚市吉阳区亚龙湾路100号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中心
电话:0898-88561671
传真:0898-88561671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推荐

【字体:

“有风的地方”不止大理!来三亚博后村也能get同款治愈系村落

发布时间:2023/02/13

一抹远山,两湾河塘,几处民宿隐于亚龙湾畔,位于三亚市吉阳区的博后村虽小却“红”,一直是游客心中那个“有风的地方”,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之意。

美丽的博后村。三亚日报记者 李学仕 摄

在博后村,一聊起苏少洪,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书记‘治村’有招。”苏少洪是博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更是村民眼里的“火车头”,今年春暖花开季,他将以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方向。”苏少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博后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才能切实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俯瞰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这位来自乡村一线的基层代表,对美丽乡村建设有深切体会。这些年,博后村从盐碱地变成“聚宝盆”,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落后乡村到获评“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海南省卫生村”“海南省乡村振兴创新示范村”等,这些成绩都离不开苏少洪的努力。

“我们村的‘春天’真的来了,村民们忙是忙,但个个脸上乐开了花。”苏少洪笑着说。

在三亚博后村一家民宿,来自武汉的游客参加三亚国际文博会艺术品手工制作活动。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春节期间,博后村的民宿预订率比预想还要火爆,停车位一位难求,村道更是天天上演堵车大戏。苏少洪带领村干部每天蹲守路边疏散交通,村两委连夜开会商量,在村口、景区等处临时开辟三个停车场,这才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博后村的民宿设计大多现代时尚,庭院中布局着泳池、船屋,一切都符合度假的最佳打开方式。但之前因为水压,很多民宿供水出现问题,“供水不足会影响游客的整体体验效果,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苏少洪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主动跟农业农村局、环投、自来水公司等多方协商,努力推动项目建设,赶在春节前解决了村里高峰用水的难题。

吉阳区博后村 在浓密的绿树和各具特色的民宿掩映下,一条乡道曲径通幽,延伸到远山之中。三亚日报记者 李学仕 摄

有问题马上解决,这是苏少洪的处事态度,也是博后村的发展“秘笈”。苏少洪告诉记者,“我们村有58家民宿,今年春节每天的入住率在94%以上,旅游收入达2640.8万元。”这组数据意味着,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5000多元增至2022年的2.95万元。

游客在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的民宿泳池内划船。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很多人难以想象,博后村以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土地常年浸渍海水成盐碱地,种植收成少,村民小康生活的梦想曾经遥不可及。短短几年光景,博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处景观、每条道路、每家农户、每个村民,都演绎着人们创造小康生活的美好故事。

不得不说,博后村在文明创建中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闯出了一条以民宿业带动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子。

苏少洪说,“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不能总是停留在文件里,必须走进村野乡道,与群众意愿、需求‘零距离’对接,才会有凝聚力,才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主人翁的意识和自立自强的姿态,建设美丽家乡。”

在三亚博后村的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花田,花农忙着修剪花枝。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春风浩荡

吹拂着欣欣向荣的乡村

苏少洪走在熟悉的村巷

思考着村里的发展

今年他计划继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让村居环境更舒适

让村民生活更幸福




咨询热线:0898-88561671
地址:三亚市吉阳区亚龙湾路100号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中心
传真:0898-88561671
版权所有: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琼ICP备2022008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