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三亚部分区域已解除临时静态管理。
复工复产正当时!
吉阳区:亚龙湾片区农业等生产活动正在恢复
收割、脱粒、禾草粉碎、颗粒入袋……随着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里来回穿梭,金灿灿的稻子转眼间就成了一颗颗的谷粒,田野上机械的轰鸣声及农户的笑声,奏响一支丰收曲。这是9月11日,三亚部分片区解除临时静态管理,恢复农业等生产活动,在亚龙湾片区六盘村田野上的一景,疫情终已散去,希望在这片田野上传递。
“收割完水稻,我就马上准备冬季瓜菜了,这解封还算及时……”站在稻田上,六盘村农户一边互相打趣,一边将一包包稻谷装车。
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只在于吉阳区六盘村。
博后村(资料图)
博后村位于亚龙湾片区,因民宿产业远近闻名。9月11日下午,记者在这里看到,原本熙熙攘攘的村庄,没有了游客的身影。但对比近一个月来,还是热闹不少,村民们开始走出家门购物、作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恢复。
在博后村的不远处,一处田洋间的小道上,头戴斗笠的村民手持工具把晾晒的稻谷收回袋中打包好。“现在我们可以出门干农活了,抓紧把收割的稻谷晒干。”满头大汗的村民苏秋梅说。
“解除临时静态管理后,我们将在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农业恢复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用春介绍,在低风险地区及无疫区,三亚充分保障好农民下田;农户跨村下田的,由各区指挥部统筹协调,有序安排;农户跨区下田的,实行备案制,报三亚市农村防控专班统筹协调,有序安排。
三亚各区复工复产情况
天涯区:继续做好社区蔬菜保供工作
“我们还要继续做好社区蔬菜保供工作!”
三亚部分区域解除临时静态管理,不少农业工作者可以下田劳作了。在天涯区过岭文门蔬菜基地,基地负责人王卷飞和工人一起将一筐筐青菜装车。
(资料图:天涯区过岭文门常年蔬菜基地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摄)
疫情发生以来,基地配合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开展蔬菜保供工作,在农业农村局提供的信息渠道下,该基地直接和福利小区、交通小区、沁园春城、马岭社区等数十个小区进行对接,用对小区团购的方式,省去中间环节,将安全、平价、新鲜的蔬菜直接送到小区。疫情发生以来,该基地平均每天供应三亚居民小区蔬菜五千余斤,其余各类茄瓜、豆角数百斤,截至九月初,共向三亚居民提供蔬菜16万余斤。
海棠区:全力以“复”,确保农业生产不掉“链”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稳步向好,海棠区严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开足马力,全力以“复”,确保农业生产不掉“链”。
眼下,正是种植冬季瓜菜时节,在海棠区常年蔬菜湾坡基地,工人们有序搬运、挖坑、下苗、盖土,道道工序紧密衔接,一排排辣椒苗整齐排列,现场一派繁忙。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海棠区湾坡村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打通农业下田作业渠道,并实行闭环管理,分区域、分时节,点对点下田、分时下田、分散劳作,做到人员不聚集、种植不跨村,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当前,海棠区正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连日来,全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误农时,分级分类、因地制宜,错时下田、错峰作业等方式,平稳有序恢复正常农业生产秩序,为“两手抓、两不误”筑牢坚实支撑。
崖州区:为复工复产提供环境保障
近日,崖州湾科技城对园区内办公楼、科研院所、农贸市场、食堂等公共场所,按照“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无空白”的原则进行集中消杀,全方位构筑防疫“安全线”,为复工复产提供环境保障。
连日来,消杀人员佩戴好头套、护目镜、口罩,穿着防护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利用消杀喷雾器仔细喷洒消毒药水,消杀区域含公共通道、卫生间、科研实验室、科研办公室等。
据了解,截至9月10日,崖州湾科技城已完成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等研究生入驻单位、科研院所及园区内各办公楼的环境消杀工作,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正在积极为复工复产做准备,全力确保园区公共场所处的环境安全。
市农业农村局:保障南繁生产顺利进行
9月12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日前三亚已发布《2022年秋冬季南繁基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南繁基地“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解决南繁人员 返回难问题,保障南繁生产顺利进行。
图片(资料图:航拍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摄)
该方案明确将南繁基地防疫纳入行业监管范围,市区两级农业部门将积极争取并储备防疫物资支持南繁基地防疫工作,农业部门将遴选出部分农资商店负责疫情期间农资配送,协调解决南繁用工问题。
当下正是南繁科研生产备耕、备种的关键时期,南繁单位工作人员将陆续返回开展南繁工作。三亚高度重视南繁基地的防疫工作,指导各南繁基地做好外来人员进出管理台账,加强南繁基地进出管理和基地环境整治及防护工作,并将南繁基地防疫纳入行业监管范围。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南繁科研生产服务,三亚加强生产物资供应,农业部门遴选出部分农资商店负责疫情期间农资配送,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同步积极协调南繁用工问题,协调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无疫情地区组织机耕、机播、机收专业队伍和农民,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工作,并鼓励本地南繁服务单位为无法返回三亚的南繁单位提供代繁代制等服务,保障南繁单位不因疫情中断科研。
新闻多一点
@三亚商家,想复商复市怎么办?
记者从三亚市商务局了解到,9月11日起,三亚向部分解除临时性静态管理片区内生活服务类场所开放复商复市申请通道,商家须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承诺有序恢复营业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原则,分类分阶段有序开放生活服务类场所。有序开放超市、商场(非生活必需类室内密闭场所除外)、菜篮子平价网点,以及理发店、便利店、母婴用品店等生活服务类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仅提供到店自取、外卖送餐服务,暂不开放堂食。
符合条件的商家须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填写《有序恢复营业承诺书》,其中,3000㎡以上大型超市、商场向市商务局报备,菜篮子平价网点向市发改委(稳价办)报备;3000㎡以下中小型超市、理发店、便利店、餐饮服务场所、母婴用品店等社区型商业门店向所辖区政府相关部门报备。
三亚市商务局市场建设科科长郑狄介绍,复商复市前,商家必须对营业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和环境清洁,并做好登记;开业后,每日对营业场所环境实施消杀不少于两次,并在门店入口显著位置张贴《营业秩序信息公示》,根据公示内容主动接受辖区派出所、综合执法、社区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
“生活服务类场所的管理人员和营业人员需落实核酸每天一检的要求,并录入‘重点人员监测管理系统’,做好登记备案。”郑狄表示,商家应加强员工的健康监测和排查,落实“早抗原”“日核酸”查验,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各生活服务类场所要划设进出通道,做好人员分流,合理设置收银台区域“一米线”,严格按照正常客流量50%的标准进行管控分流,当场所内客流量达到限额时,停止顾客进入,按照“出一进一”的方式放行,并在场所外设置缓冲区,引导顾客间隔2米排队。顾客进入场所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温、扫地点码或填表登记,出示健康码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拒不配合的人员,不得进入场所。
(来源:综合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海南日报、海棠发布、崖州湾园区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海棠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